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请悉知。
陈赓第一次打出386旅的旗号,是在七亘村,那天的天还没亮透,队伍已经埋伏好了。
他让人等了整整一夜,不许动弹,不许说话,谁掉链子谁就回不去。
结果日军的辎重队还真就撞上来了,一通火力伺候,把对方打得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。
战斗结束后,陈赓没让人歇着,直接就开始分配缴获的枪支和物资,谁该拿什么,怎么补给,全都有章法。
那时候,386旅还没几把像样的枪,打赢这一仗,等于给自己续上了命。
说到底,这支部队刚拉起来时,穷得连一人一枪都做不到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,装备是个大麻烦,尤其386旅这样的新旅,起步压根没资源。
陈赓接命令时一句废话没说,翻身就干。
他清楚,光靠等,枪不会从天上掉下来。
他的主意是,哪怕冒险也得闯出去。
于是带着人翻过黄河,往山西方向走。
那边是敌人控制区,但他就认准了,想要装备和经验,必须打,不能藏着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刚到山西不久,队伍就碰上了一场硬仗。
七亘村打完仗,战士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,打赢一场仗能换来吃的、穿的,还有活着的底气。
从那之后,大家就认这个旅长了。
陈赓没靠嘴说服人,他靠的是一仗仗拼出来的信任。
可部队里人杂,老红军、地方兵、刚参军的小伙子都有,不出事才怪。
有个772团的班长,抢缴获的东西跟人打了起来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陈赓听说后,没发火,亲自带人去看。
他一句话问班长:“你冲锋了吗?你打死几个敌人?”那人低着头不说话。
陈赓又说:“不是你拼命换来的,凭什么抢?”从那以后,谁还敢动歪心思?
386旅真正让人服气,是在神头岭那场仗里。
日军正规部队来了,气势汹汹。
陈赓带人提前两天就藏好了,分小股作战,等敌人进了圈套,从四面八方围攻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一小时不到,敌人就崩了。
打完后,很多地方的民兵自动投靠过来,连村里的老百姓都说:“386旅不一样,打仗不糊弄。”
旅里人数越拉越多,从两个团扩成四个团。
可人多事也多,陈赓对新兵管得死严。
有个新兵练枪偷懒,误伤了人。
他站在全旅人面前说:“不是玩命,是打仗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连自己人都护不住,还怎么打敌人?”那次之后,旅里新兵个个绷着劲儿,没人敢再松懈。
1940年,日军认准386旅是个麻烦,开始在太岳地区发动大扫荡。
陈赓没跟他们硬碰,他让四个团分头走,带着老百姓一块转移。
敌人抓不到主力,反倒被各路小分队拖得团团转。
有一次,772团主力被追,陈赓早布好伏兵,只等敌人进山谷,一声令下,打得敌人一败涂地。
那几年,战事越来越紧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日军开始“铁壁合围”,一层层压过来,想把根据地像坛子一样封死。
尤其是沁源那三十个月,真是咬着牙熬下来的。
日军封锁所有山道,村村断粮,百姓吃草根,战士啃树皮。
陈赓死都不退。
他挖地道,把村庄串起来。
敌人以为村庄空了,一进来就被地道里出来的人打个正着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有一次,敌人进了村准备扎营,地下突然塌了几十个八路军从地道冲出来,手榴弹一丢,敌人乱作一团,损失惨重。
熬到最后,陈赓说:“敌人是铁桶,我们就当沙子,一点点渗出去。”386旅彻底变成了游击队,到处打游击,炸铁路,埋地雷,连日军都说这支部队像影子一样,打不掉。
后来,他还亲自带人伏击粮车,挑的是山头那座桥。
敌人刚走上桥,就炸了。
桥塌、人翻、车毁,386旅冲上去收拾残局,几分钟就干净利落,连敌人的粮袋都没破。
1944年,抗战快到尾声,386旅已经不是当初那支缺枪少粮的队伍了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但新问题又来了,枪弹紧张,粮食也不够。
陈赓召集全旅开会,说:“枪在敌人手里,粮在百姓地里。
打仗的事我们来,吃饭的事不能让百姓受苦。”他走村串户,不拿人一分一毫,只要老百姓愿意给,哪怕一把米,也心里有数。
战士们也知道,每打一仗,不是为了立功,是为了能多拿几发子弹,多抢一袋粮。
后来,大家习惯了,一仗打完,先数缴获。
枪多了,兵就有底气,粮多了,百姓就愿意撑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1945年,日军败得差不多了,386旅开始主动出击,封交通线、拔据点,把敌人赶回城里。
最后回到太岳区整顿,陈赓站在全旅面前说:“从黄河那边走到今天,走了八年。
路不好走,但我们没走错。”
那天,老兵们站在山坡上没说话。
有的人眼眶红了,有的人低着头不出声。
没人喊口号,也没人说感想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风吹过山林,像是也停了一下。
参考资料:
《陈赓传》,解放军出版社
《八路军敌后抗战史》,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
《太岳抗战纪实》,山西人民出版社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新宝策略-配资炒股公司-期货配资门户-配资指数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