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能想到,一个二轮秀竟然成了中国篮球图腾的最大苦主?
卡洛斯·泽尔,这个职业生涯仅入选过两次全明星替补的球员,却在与姚明的20次手中拿下13场胜利。
更讽刺的是,当明的场均19.5分8.3篮板还稍占上风时,布泽尔的球队胜率却高达65%。
2007年季后赛第七场,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前锋在姚明面前轰下35分14篮板,生生撕碎了亿万中国球迷的期待。
中国观众对布泽尔的情感总带着股酸涩味。
2004年他投奔爵士时,谁也没料到这个看似普通的转会会酿成后来连绵数年的噩梦。
杰里·斯隆教练的UCLA体系简直是为折磨姚明量身定做的——布泽尔在高位挡拆后总有十八般武艺招呼火箭中锋。
要么用那手精准的18英尺跳投让2米26的巨人扑个空,要么靠113公斤的体格强吃内线。
当年央视解说总重复的"又是布泽尔"四个字,成了多少人的心理阴影。
2007年春天彻底暴露了这对冤家的生态链。季后赛首轮G1,布泽尔就用41分掀了火箭主场。当系列赛拖入抢七,这个总一副凶神恶煞表情的家伙,硬是在姚明头上抢走5个前场篮板。最诛心的是第三节连续三次在相同位置——罚球线往里一步——用完全相同的后仰跳投得分。赛后更衣室里,姚明把毛巾狠狠摔在地上:"我他X的明明封到他脸上了!"
爵士的战术本简直写着"专克姚明"四个大字。德隆·威廉姆斯和布泽尔的挡拆就像精确制导导弹,每次都把姚明引出舒适区。斯隆的变招更毒辣——突然改让布泽尔在低位要球,等火箭包夹时再分给外线的科沃尔。那个赛季爵士三分命中率联盟第五的秘密,就在姚明被迫扩大防区时漏出的空档里。
数据会说谎,但录像带不会。翻看2008年季后赛G6的最后三分钟,布泽尔在姚明防区7投5中。有个回合特别典型:姚明明卡住了篮板位置,却被布泽尔从背后旱地拔葱般硬摘进攻篮板,2+1打成。央视解说员张卫平当时叹气:"这球输在天赋,布泽尔起跳那下比姚明快0.3秒。"
中国媒体曾认真分析过这对宿敌的技术相克。姚明130公斤的体重在防守挡拆时像艘转向困难的航母,布泽尔恰好有手同位置顶尖的中投。更致命的是爵士的进攻节奏——他们场均86.6回合的慢速攻防,完美规避了姚明回防慢的弱点,却在每个半场进攻都逼他做折返跑。时任火箭助教的汤姆·锡伯杜后来承认:"我们试过所有方案,甚至让海耶斯提前换防,但斯隆总有后招。"
耐人寻味的是,离开姚明这个参照系,布泽尔的星光就暗淡得多。同为2002届新秀,当姚明8次入选全明星时,布泽尔只能在2007-08赛季蹭个替补席。他这辈子最高光的个人荣誉不过是次三阵,带队最好成绩也就是西决。有年ESPN做专题讨论"最被高估球员",嘉宾巴克利直言:"把布泽尔扔到烂队试试?他连现在的数据都保不住。"
但历史就是如此吊诡。如今搜索"布泽尔"三个字,铺天盖地还是他与姚明的恩怨剪影。那些年爵士主场的啦啦队甚至发明了固定节目——每当布泽尔单打姚明得手,姑娘们就会举起写有"Yao Stopper"的闪光板。这个略带戏谑的称号,最终超越了他实在拿不出手的荣誉簿,成为篮球记忆里最鲜明的烙印。
看看当年那些技术统计吧:布泽尔对阵火箭时的真实命中率是骇人的58.7%,比他生涯平均值高出4个百分点。有个冷数据更说明问题:当姚明下场休息时,布泽尔每36分钟数据会暴跌3分2篮板。这哪是什么相生相克,分明是量身定做的战术陷阱。
时过境迁再回看,布泽尔的"克星"桂冠其实充满时代特色。那会儿NBA正处在传统中锋最后的辉煌期,能投篮的大前锋还是稀缺品。放在今天这个三分如雨的时代,布泽尔那手半截篮恐怕连首发都混不上。但偏偏在那个特定时空,他的每项技术特点都像为克制姚明而进化出来的。
休斯顿当地报纸《纪事报》曾做个有趣的对比:当姚明遇到邓肯,场均还能拿18分8篮板;碰上加内特也有17+9;唯独面对布泽尔,数据虽漂亮却总吞败仗。说到底,篮球终究是比谁得分多的游戏,个人数据再光鲜,赢不了球都是白搭。
新宝策略-配资炒股公司-期货配资门户-配资指数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